烈日下,日均工作超过8小时的高温劳动者,主要集中在环卫、外卖配送行业;超过1/4的高温劳动者,每月中暑一次;对抗中暑,七成人选择喝绿豆汤……
22日,工人日报、楚天都市报、钱江晚报、王老吉等4家单位在汉阳杨泗港长江大桥项目部,联合发布了2017年《户外高温劳动者调查报告》。
这是全国首份关于户外高温劳动者的调查报告,揭示了这一常见却又特殊群体的工作状况,旨在引导科学防暑,同时希望引发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关注与支持。
各方倡议设立高温关爱日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温户外劳动者表示工会组织每年都会深入高温岗位慰问一线职工,单位和企业送清凉活动最令他们感动,他们希望遇到高温天气工作时间能有弹性,尽量避免高温作业,绝大多数人希望得到单位和社会的关怀和理解,也有人表达希望转换工作离开高温岗位。
高温天气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有统计数据表明,7、8、9三个月的安全事故占到全年事故的三成还多。
对此,工人日报、楚天都市报、钱江晚报携手王老吉,在活动仪式上,共同倡议将每年的大暑日设为“高温关爱日”,藉此引发社会各界对户外高温工作者的关注与尊重。
该报告采取电子问卷的调查形式,经全国各级工会的积极协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河南、内蒙古自治区等8大区域,针对交警、环卫工人、铁路巡护工人、快递等行业展开了有关“高温户外劳动者工作现状”的抽样调查,共获得1459份有效问卷。
调查发现,高达73.68%的户外劳动者认为防中暑是高温工作的最大挑战。然而,仍有26.53%的劳动者表示每月都会出现中暑症状,更有3.43%的人声称每周会出现中暑症状。
此外,此次调查中20.56%的工作者劳动时间超过了法定的8小时,主要集中在环卫、快递外卖等行业。在炎炎夏日下,环卫工、快递外卖小哥“最晒人”。
科学防暑知识有待普及
调查发现,因对科学防中暑的认知不足,仍有相当一部分户外劳动者使用单一甚至错误的预防措施。
85%的受访者表示有收到用人单位提供的隔热护具,但仍有超过4成受访者于户外工作时没有佩戴护具,这可能是户外劳动者经常中暑的一个主因。
此外,平均每5位受访者中就有1人表示,在户外工作后,通过马上用凉水淋洗手脚、食用冰冻饮料、食品或吹空调的方法使身体降温。事实上,这种急剧降温反而会引发毛细血管的瞬间收缩,并不是适当的降温方法。
另外,超过9成受访者会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以预防及治疗中暑。户外劳动者也意识到,相对温和、适合大众长期饮用的凉茶等植物清凉饮料有降暑作用,有高达57.78%的受访者表示饮用凉茶能有效帮助他们预防中暑。